每個人都是在時間的長河中開始人生的旅途,人的生命都是在時間中發(fā)展的。時間意味著什么?這些年來流行的說法是“時間就是金錢”。事實上,在時間和金錢之間,還有效率和財富。也就是說,爭分奪秒、提高效率、創(chuàng)造更多的財富才是現代人的時間觀念。時間比錢還要珍貴,珍惜時間就是珍惜生命。
有一天,我到一個朋友家里去串門,已經是晚上 9點鐘多了,他那上小學三年級的孩子仍然在做作業(yè)。我隨口問了一句:“今天老師布置的作業(yè)很多嗎?”
哪里多喲!這孩子,每天都是吃過飯才開始寫作業(yè),一邊寫一邊玩,還喜歡瞎攙和一些事情,一般不到晚上10 點是寫不完的。
我問孩子:“媽媽說得對嗎?”孩子不好意思地點點頭。我對孩子說:“你會看表嗎?”孩子大聲說:“我早就會看表咯!” “那好,你現在自己掐表,不能做其他事情,看看剩下的作業(yè)到底需要多長時間?!蔽易孕诺卣f道。 孩子一下子來了精神,認認真真地寫起了作業(yè)。沒多大功夫,孩子拿著兩個作業(yè)本跑過來報功:“8分鐘,我才用了8分鐘就寫完了!”看著寫得蠻工整的作業(yè),孩子的媽媽驚訝了:“寫得這么快?要是平時這點兒事至少要一個多小時!” 這個事例說明:只要父母對孩子引導得當,讓孩子集中精力做事,節(jié)省時間完全是有可能的。對于孩子高效率完成功課節(jié)約下來的時間,可以在事先與孩子做個約定,讓孩子自由支配,作為對孩子的獎勵。這樣不但有利于調動孩子完成作業(yè)的積極性,而且有利于孩子養(yǎng)成在規(guī)定時間內集中精力做事的習慣。 但由于一些父母的疏忽,總認為孩子還小,“樹大自然直”,殊不知孩子從小不懂得珍惜時間,想成就一番事業(yè),豈不是懶漢做美夢——空想一場而已。有志者惜時如金,無志者空長百歲。
那么如何培養(yǎng)孩子惜時如金的習慣呢? ①制定作息時間表 比如將每天必須做的事制定一個合理的作息時間表,當然這個時間表要與孩子商量而定,得到孩子的認同,符合孩子的興趣和特點,不能一下子對孩子要求過高。同時要考慮到孩子生活的各個方面,不僅有學習、勞動、休息,還要有娛樂和自由活動的時間,這樣才能激發(fā)孩子做事的主動性。 制定這個時間表是讓孩子更合理、有效地利用時間,所以不應當是一成不變的。要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、完善,體現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。 制定時間表不是目的,不能僅僅停留在計劃上,關鍵是在行動上有所反映。父母則要對孩子的執(zhí)行情況以肯定成績?yōu)橹?,予以及時的評價,提出合理的意見。 父母督促孩子一段時間,讓孩子逐步養(yǎng)成習慣。有了這個時間表,孩子在學習、生活方面就可以有秩序地進行,但也要注意及時檢查。
②養(yǎng)成不拖延任務的習慣 為了不浪費時間,一切生活與學習用品,擺放要有序。若擺得雜亂無章,孩子常常為找東西浪費許多寶貴的時間。要讓孩子從小養(yǎng)成“今日事,今天畢”的習慣,督促孩子把應該做的功課按時完成,不要隨意將任務拖延。 在培養(yǎng)孩子按時完成任務這個好習慣的過程中,父母要耐心、細致,不可性急,更不可采取粗暴強制的辦法。在督促孩子完成他自己排定的任務時,要著眼于時間觀念的培養(yǎng),而不僅僅是應付差事。
③讓孩子集中精力做事 許多孩子看似是在花時間寫作業(yè),實際上大量的時間是被那些與作業(yè)無關的事情占去了。培養(yǎng)孩子集中精力做事,就不會出現手忙腳亂、被動應付的局面。 比如利用計時器,與孩子商量每一科作業(yè)用多長時間完成,然后開始計時。當孩子集中精力完成了作業(yè),就可以騰出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,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。
④充分利用好最佳時間 父母應重視協助孩子合理地利用時間,要充分利用好最佳時間。兒童時期,孩子的大腦發(fā)育尚不成熟,比起成人來,容易疲勞。他們記憶力雖好,但不宜進行過長時間的學習。 一天最佳的學習時間,是在上午9:00—11:00。下午 15:00—16:30,但在中午應讓孩子有兩個多小時的休息時間。晚上做作業(yè),復習功課,但不宜時間過長。時間如果過長,會影響孩子的睡眠。 珍惜時間是一個人走向成功必備的基本素質。時代在發(fā)展,社會在進步,快節(jié)奏的生活更應當讓孩子主動拋棄浪費時間的惡習。我們做父母的,也要時時告誡自己,千萬別把一些自己不珍惜時間的舉動有意無意地傳遞給子女,力爭讓孩子從小就養(yǎng)成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,適應社會發(fā)展的需要,成為社會可用人才。
成長袋 孩子在學習過程中是否珍惜時間,首先應弄清楚這兩種情況,一種是動作習慣慢,一種是有意拖拉。 如果是動作習慣慢,可以幫助孩子認識到時間的寶貴,改變動作慢的習慣,提高動作速度,提高學習效率。 如果是有意拖拉,就要尋找拖拉背后的癥結。有的是缺少自信、成就動機不足;有的是社會或個人壓力過大;有的是社會環(huán)境,如社會交往、家庭環(huán)境等影響;也有的存在其他學習阻力引起厭學行為等等。只有真正找到癥結,才能對癥下藥。